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西方经济学考研(高鸿业版):国民收入核算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1年06月24日 15:28:58

考研英语词汇自测系统

近年来考研人越来越多,随之竞争越来越大,扎实的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前期不可松懈,为使广大经济学考研考生可以更好的备考2022经济学考研,中公考研网校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2西方经济学考研(高鸿业版):国民收入核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点击查看2022经济学考研:经济学备考知识体系梳理>>

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两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

三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

①工资利息地租利润②消费支出③税收④转移支付⑤税收⑥政府购买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GNP 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 ,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 ,称为名义GDP.几个重要的总收入量1.国内生产净值(NDP ):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2.国民收入(NI),这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资+ 利息+ 利润+ 地租。

3.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的总和。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扣除个人纳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

五个指标的关系:GDP-折旧=NDP NDP- (间接税- 津贴)=NI (津贴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应被看成是- 税负税)

NI- 公司利润- 社会保险税+ 胶息+ 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PI PI- 调节税=PDI我们一般用GDP 来衡量国民收入,如果不作特殊说明,我们以GDP 来代表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来测算GDP.支出法是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于测算GDP 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而P1P2…Pn分别表示对应的价格,则GDP= P1Q1+P1P2+ ……+PnQn 从支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 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及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还包括净出口。

设家庭支出为C ,厂商支出即投资为I ,政府购买为G ,出口为X ,进口为M.则 GDP=C+I+G+(X-M )如表:

利用支出法计算GDP ,简单易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 中。这些项目包括①对过去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支出(如购买旧设备),②非产品和劳务支出如(购买股票、债券的支出)以及对进口产品和劳务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不应计入。

第二,避免重复计算,这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往往无明显的区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复计算。

支出收入个人消费(C ) 1. 个人收入耐用消费品工资和薪金非耐用消费品 2. 租金收入其他劳务支出 3. 净利息私人投资(I )  4. 利润机器设备 ⑴公司利润厂房 股息民用住房 未分配利润存货 公司所得税政府购买(G ) ⑵非公司利润净出口(X-M )  5. 间接税出口(+ ×) 营业税、税等进口(-M)  6. 折旧总计:支出方法测算GDP 总计:收入方法计算的GDP

2.用收入结束测算GDP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 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 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总和,(其构成见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 租金+ 利息+ 利润+ 间接税+ 折旧这些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C ),储蓄(S ),税收(T )。

所以GDP=C+S+T 要注意的:第一,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第二,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在内,如出售股票和债券它们只是一种金融交易。

第三,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三)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Io;S 三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o;S+T 四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Xo;S+T+M

(四)名义GDP 和实际GDP 名义GDP 的含义名义GDP 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实际GDP 的含义实际GDP 是指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GDP 折算指数的定义GDP 折算指数= 名义GDP/实际GDP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一)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国民收入核算相当于度量了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产出水平。而为了说明这一总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就需要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条件。

(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构成因素总需求= 总支出=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的需求+ 国外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的支出+ 国外的支出=C+I+G+X-M总供给的构成因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活的总供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分构成。

AS=C+S+T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四部门、三部门和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I

(三)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传说经济学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所以储蓄与投资相等,但凯恩斯认为未必是这样,因为储蓄和投资是不同利益集团出自不同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储蓄与投资并不必然相等。

决定居民户进行储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进行储蓄是为了防老,有的人是为日后的某项开支或者为了应付意外开支,有些人希望给子孙留下遗产,有些人是为储蓄而储蓄。

决定投资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技术、政治、心理、政府政策、资源、人口等,内在因素主要是投资者预期从事投资所能得到的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总之,由于储蓄与投资者从事投机的动机不一致,因而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投资,两者并不必然相等。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金融机构(银行)就有义务把居民的储蓄再转化为投资,注入国民收入循环的过程中,所以,银行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只有如此,收入循环,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要想拿下硕士研究生考试,习题、资料题是你备考路上必不可少的武器,点击下方图片获取更多考研备考资料

11.png

相关推荐

2022考研抢学资料包

22/23考研暑期备考规划课

在职考研0基础备考加速包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速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