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考研政治多选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2年01月18日 17:14:36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结束,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中公考研网校在2022考研初试后及时为各位2022考研考生梳理"2022考研政治多选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内容,同时中公考研网校各科目教研团队将针对2022考研初试试题难度及试题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赶紧来看看吧!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水资源和发展的关系时,以传统名吃“羊肉泡馍”作形象比喻,强调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让水资源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D.尊重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17. 【答案】ABCD

【考点】意识能动作用,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解析】根据水资源的情况来定城、定地、定人、定产,说明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好水资源要“精打细算”,说明我们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羊肉泡馍”的比喻是说,泡多少馍取决于有多少汤,在汤的量一定的情况下,馍的数量多和少都不合适,因此要尊重规律,把握适度原则。水资源的使用要选择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最值得用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A、B、C、D四项正确。

18.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与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新材料的研制却是颇为不易的。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数据共享,对先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预测、筛选,从而加快新材料的合成和生产。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机器学习算法在辅助新材料设计时尤为“得力”,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描述符”生成、模型构建、验证、材料预测、实验验证等步骤。人工智能辅助新材料研发的过程表明

A.科学研究能够任意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B.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C.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D.具体的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并不改变世界的物质性

18. 【答案】CD

【考点】物质观,人工智能,认识的特性

【解析】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故C项正确。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因此具体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变化并不改变世界的物质性。故D项正确。人类的科学研究不能任意改变客观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故A项错误。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和扩展人脑的某些活动,但即使是计算能力最强大、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也不能达到人类智能的层级,不能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故B项错误。

19. 时间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刻度。1秒钟,电影放映24帧画面,猎豹在草原上飞奔28米,蜂鸟振动翅膀55次;1分钟,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顶峰58.3厘米,“复兴号”前进5833米。时间创造无限可能。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冲刺突破极限;有人砥砺前行,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辛勤耕耘。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人们在奋斗中“定义”时间,说明时间是

A.测量事物运动的客观尺度 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 D.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

19. 【答案】ABD

【考点】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解析】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故B项正确。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故D正确。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故C项错误,A项正确。

20. 如今,“逆袭”“超燃”“躺平”“凡尔赛”“YYDS”等网络热词令人目不暇接,了解这些网络语的意思用法,几乎成了网上冲浪的必修课。嵌入日常生活交流的网络热词,为语言的发展带来新语料,也能够让人们一窥当下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网络热词流行的现象表明

A.社会心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

C.社会意识是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自发反映

D.社会心态的差异性决定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0. 【答案】AB

【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

【解析】“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属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随之或早或晚发生变化。故A、B项正确,D项错误。自发是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的、不自觉的状态,而人类反映世界是能动、自觉、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映。故C项错误。

2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B.市场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D.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全面控制

21. 【答案】AB

【考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解析】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激烈竞争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故A、B项正确,C、D项错误。

22.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据2021年8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

A.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C.推动化解发展中的根本制约因素 D.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答案】ABD

【考点】数字经济

【解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大势,指出数字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提出了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三个有利于”。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故A、B、D项正确,C项错误。

23.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目前,中国已成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入世2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

A.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B.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

C.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D.我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23. 【答案】BCD

【考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

【解析】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中国“入世”无论对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入世2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以改革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我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故B、C、D三项正确。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是“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

24.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使人民民主在东方大国落地生根、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A.是完整制度程序和完整参与实践有机统一的民主

B.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C.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D.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24. 【答案】ABCD

【考点】全过程人民民主

【解析】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A、B、C、D四项正确。

25.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4月,一群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到达昆明,走过稻田、穿过城镇,历时110多天,行进1000多公里。8月上旬,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亚洲象群的迁移引起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特别指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这些举措主要有

A.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B.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建立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

D.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5. 【答案】ACD

【考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物安全防控和治理体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都是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提到的加强和创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故A、C、D三项均正确。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项错误。

26. 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曾经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

A.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B.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C.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D.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6. 【答案】ABCD

【考点】文化多样性

【解析】文化多样化是指两种以上类型的文化在某个社会共同体内部或共同体之间

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取舍的过程和趋势。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更加凸显。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丰富了世界多样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促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故A、B、D项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故C项正确。

27.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A.全面讨论了政治路线的是非问题

B.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C.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D.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27. 【答案】BCD

【考点】遵义会议

【解析】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故B、C、D项正确。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的系统解决是在瓦窑堡会议。故A项错误。

28.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把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概括为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28. 【答案】ABD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解析】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故A、B、D三项均正确,C项错误。

29.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划时代的,是因为这次全会

A.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B.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D.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 【答案】AC

【考点】十八届三中全会

【解析】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故A、C两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B项错误。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30. 2020年我国颁布的民法典具有鲜明道德导向。如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对道德的导向主要表现为

A.法律助推个人品德养成 B.法律决定道德传承的效果

C.法律助推社会公德水平提升 D.法律为弘扬美德提供保障

30. 【答案】ACD

【考点】道德的本质,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解析】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制度保障。法律通过对道德原则的确认,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使得道德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有利于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履行法定义务、家庭及社会责任。故A、C、D三项正确。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法律不能“决定”其传承效果。故B项错误。

3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0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用“十一个坚持”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系统阐释、部署,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是

A.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31. 【答案】ABC

【考点】习近平法治思想

【解析】关于政治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依靠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什么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大是大非问题,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

32.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A.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B.我国首次自主执行了火星探测任务

C.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作出了中国贡献

D.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32. 【答案】ABCD

【考点】时政热点

【解析】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故A、B、C、D四项均正确。

33. 2021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其他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习近平强调,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A.相互尊重 B.和平共处 C.合作共赢 D.结伴不结盟

33. 【答案】ABC

【考点】中美关系

【解析】2021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在会晤中强调,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一是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权利,平等相待,管控分歧,求同存异。二是和平共处。不冲突不对抗是双方必须坚守的底线。三是合作共赢。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要坚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输我赢。故A、B、C三项均正确,D项错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