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一只小小的蚂蚱本无关痛痒,可聚集多了便能“兴风作浪”,最终酿成一场可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蝗灾。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蝗虫为何能够聚群成灾?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归结为“天灾”。通过潜心钻研,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带领团队终于将“凶手”缉拿归案,获得了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而他们16年如一日致力于蝗虫成灾相关机制研究,为人类粮食安全锲而不舍地努力,堪称“板凳甘作十年冷”的典范。
再看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平均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间隔4.4年。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话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有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能否成功捕捉到这一科学灵感,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如果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换句话说,这种“偶然的机遇”通常只会垂青那些追求真理、踏实苦干又守得住初心的科研工作者。
摘编自 求是网
结合认识论相关知识回答,“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有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科学真理是大海的彼岸,那好奇心一定是黑暗中闪烁的灯塔,帮助科学家燃起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信念。前不久,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了飞行途中的深空机动,各系统状态良好,向目标继续行进。每一次“问”,背后都有一份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本能,在科学家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从航天发射到深海科考,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无论是基础科研还是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每迈出一步,都能挖掘出许多创新和好奇心的故事。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总对新鲜事物抱有一份好奇心,年近60岁还决定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就是因为小时候看见了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史,力学定律、青霉素的发现等众多科学研究,一开始都是缘于科学家的好奇心。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好奇心是如此重要,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创新的秘诀之一是先人一步,好奇心帮助科学家刨根问底、永不停留。假如别人已经踏出了一条上山的道路,科学家被好奇心驱使着,总想试试更快更好的道路,想去更多的山头看看风景。
摘编自 人民网
分析“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蕴含的认识论原理。
考点14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3.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已经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可它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考点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吃素是很多人的养生保健理念。素食主义者分为蛋奶素、纯素等类型:蛋奶素是不吃肉,但吃蛋、奶等动物制品;而纯素是蛋奶制品都不吃。临床发现,部分素食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下降、失眠健忘、腹泻等脾胃虚弱问题。从中医养生角度讲,吃素不当会导致脾虚。
《黄帝内经》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表达了均衡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看,素食者舍弃了“五畜”等食物,营养素是有所欠缺的。从食物性味上讲,荤食相对以中性、温性居多,以至于民间有“多吃肉上火”的讲法,多吃肉容易便秘、口臭、长痤疮等;素食则相对以中性、凉性的居多,反而能对抗上火的表现,如便秘等。普通人荤素均衡,不太容易出现寒热的问题,素食者则可能因为常吃蔬果导致寒凉过剩、温热不足而引发脾胃问题。
根据《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描述,素食者蛋白质的利用率明显低于非素食者,也容易缺乏欧米伽3、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钙、锌等六种营养素,而缺乏这些物质所对应的症状就包括了失眠、健忘、骨质疏松、食欲差、易疲倦、伤口愈合慢等表现,与传统医学的“脾胃虚弱”有非常多的吻合之处。
摘编自 人民网
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吃素养生”与“吃素不当会导致脾虚”之间蕴含的哲学原理。
6.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2月24日启动,传统化学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等弊端可望通过纳米科技得以改观。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目前常年发生农业病虫害100余种,每年化学防治面积70亿亩次,农药年使用量达200多万吨;每年农药产量超过300万吨(折原药),产值2000多亿元。农药成为保障农业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高效、低残毒的制剂比例不高,高附加值农药仍然依赖进口。表现为,传统农药剂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急待改善:分散性差、沉积性差、生物活性低、降解缓慢,靶标作物利用率不到30%,有害生物受药量不足0.1%。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生态退化。因此,发展绿色农药制剂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崔海信强调,纳米科技是缓解农药残留污染的重要手段。纳米材料因其小尺寸、大比表面积、可修饰性,而使纳米载药系统具有水基化以提高分散性、载体包封以增强稳定性、靶向传输以提高利用率、可控释放以延长持效期、催化降解以降低残留量等优点。
摘编自 人民网
请分析农药“保障农业安全稳定生产”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蕴含的哲学原理。
考点16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深海资源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要远离陆地到深海海域开展工作,如何保证他们工作期间的淡水供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日前,来自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利用两年时间,研发出一款面向深海资源开发的仿蜘蛛丝捕雾集水纤维。依托这种材料开发的集水装置,在无需电力的状况下,经过一个晚上,就能获得满足一个成年工作人员次日生活的淡水需求量。
科研人员发现,蜘蛛丝是一种无能耗、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天然捕雾集水材料。当前,通过模仿蜘蛛丝结构和表面润湿特性,制得具有高效捕雾集水性能的人工集水纤维,已成为深海制淡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前沿热点。
“仿蜘蛛丝结构人工集水纤维的制备方法众多,包括电纺丝法、溶液涂覆法等,但仍存在着工艺复杂、可重复性差、集水效率欠佳等问题。”科研团队成员之一、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芮迁宸告诉记者,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团队历时两年,通过微流控纺丝技术,引入互溶性高强度纤维流体,成功研制出仿蜘蛛丝集水纤维纺锤结构,这是一种全新的人工集水纤维。
摘编自 光明网
结合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科研团队为什么要继续研发“仿蜘蛛丝集水纤维纺锤结构”?。
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脑机接口是在人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直接信息连接通路。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用三只小猪展示了其旗下“神经连接”公司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引起广泛关注。马斯克称,脑机接口技术将能解决包括失眠、抑郁、健忘等在内的诸多脑部疾病问题。但专家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这还是遥远的未来。
当前,国内外脑机接口研究领域均面临一些尚未突破的前沿问题,特别是脑科学和神经科学。此次马斯克演示猪的脑电信号和运动轨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信息“还比较宏观,功能单一”。“科学家对运动功能解码已经做了很多,但与大脑高级功能如情感、疼痛、记忆相关的解码更加复杂,人类还知之甚少。”王守岩说。
此外,“读”信号难,但“写”信号更难。脑机接口是一个交互过程,不仅要读懂脑信号,还要能进行干预和治疗。专家分析,“读”和“写”背后涉及的神经解码和编码机制仍然是一个“黑箱”,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积累很少。
科研伦理也是一大挑战。尧德中分析,此前已经有一些动物保护组织抗议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研究,而在这次发布会上没有选择智力水平更高的猴子甚至人来做展示,或许是跟猪的伦理争议更低有关。“猪的智力水平是比较低的。这次并没有去解读猪的高级功能,而且也没有对猪进行控制。”
摘编自 人民网
请运用认识论的哲学原理分析“脑机接口技术将能解决包括失眠、抑郁、健忘等在内的诸多脑部疾病问题”与其面临的科研伦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