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15年南开大学729中国历史考研(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19年06月05日 06:22:57

  2020历史学考研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复习到位,下面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参加2020考研的考生整理“2015年南开大学729中国历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各位考研人有所帮助。

  2015年南开大学729中国历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8选5,每题12分,共60分)

  1.上计 答:上计是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 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 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 君那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 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2.形势户 答:形势户是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宋朝的形势户包括官户和充当州县衙 门的公吏﹑乡里基层政权头目的上户。其中官户占少数,吏户占多数。与形势户 相对称的平户,则包括形势户以外的全部人户。形势户是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宋皇朝依靠形势户管理国家,统治人民。在法律上,形势户中的吏户没有特定的 权利。但是,形势户依仗当官作吏的权势,为非作恶,却是史不绝书。宋朝对形 势户在纳税﹑租佃官田﹑向官仓出售粮食等方面定有禁约。北宋初,在各州府专 设“形势版簿”,南宋时又改为在税租簿上用朱笔标明“形势”两字。规定形势 户比平户须早半月纳税,如拒不纳税,要加重刑罚。

  3.《岛夷志略》 答:《岛夷志略》原称《岛夷志》是由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 年)为当时市舶司所在地清源县(今天泉州)的县志所著的附录。后来汪大渊将 《岛夷志》简化名为《岛夷志略》,在他的故乡江西南昌刻印刻单行本。《岛夷 志略》记述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飘洋过海亲身经历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 个地方的地理、风土、物产,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

  4.汤若望 答:汤若望,德国人,早期来华传教的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历经明、清两 个朝代,康熙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他继承了利玛窦通 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协助徐光启编修《崇祯历书》,著有《火攻挈要》、《西洋 新法历书》,译有《坤舆格致》等,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

  有贡献。宗教方面,他还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述,对中西 方文化交流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贡献。

  5.府院之争 答:府院之争是指l917年围绕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在北洋军阀内部引起 的争斗。即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的斗争。l917年3月, 围绕中国是否参战问题,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要求参战,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 对参战。后黎元洪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并请张勋调停,又引起了张勋复辟。张 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

  6.十教授宣言 答:“十教授宣言”是指1935年1月10日由王新命、何炳松、武堉干、孙寒冰、 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萨孟武、樊仲云等十教授,联名在《文化建设》 月刊上所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宣言》强调要加强“中国本位 的文化建设”,对西洋文化要“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承受的态度,连渣 滓都吸收过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十教授宣言”在当时引 发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讨论。

  7.史迪威事件 答: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 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 其经过大致为: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 担任高统帅。同年3月,美国派遣史迪威中将来华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一职, 辅佐蒋介石指挥抗战。但双方因职务、个性和战略见解的不同而屡生摩擦。由史 迪威指挥的缅甸战役失败后,蒋介石萌生了撤换他的念头,而史迪威认为,战败 的责任应由国民党将领承担。此后两人矛盾愈演愈烈,1944年双方终摊牌,美 国政府不得不召回史迪威。

  8.八一九限价 答:八一九限价是指1948年8月19日根据国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法令,不管各种商 品成本与价格的高低关系,市场物价一律冻结在8月19日的标准上,库存的货物 必须及时出售,不准积压三个月以上,违者要入狱的限价法令。其给民营工业带 来的直接后果,是产品售价不敷成本,而原料又无法补进,企业只得坐吃山空, 致使工厂相继停工,商店存货也被抢购一空,整个社会经济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乱 局面。11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不得不宣布放弃限价政策。

  二、论述题(8选5,每题36分,共180分)

  1.中国古代诸多王朝实行多京制,有六京、五京、四京、三京、二京。请分别

  列举这些朝代与都城,并说明这些都城是现在的哪些地方。简要说明建立这些都 城的原因。 答:(1)中国古代设有多京的朝代与都城 ①金朝设六京,即以燕京为中都大兴府,位于现在北京地区;南京开封府,位于 当今河南开封;北京大定府,位于如今内蒙古宁城;西京大同府,位于如今山西 大同;东京辽阳府,位于如今辽宁辽阳;上京会宁府,位于如今黑龙江阿城。 ②辽朝设五京,即辽上京临潢府,位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中 京大定府,位于现在山东省泰安市的磁窑镇;东京辽阳府,位于现在辽宁辽阳; 南京析津府,位于现在北京西南部;西京大同府,位于现在山西大同。 ③北宋设四京,即东京开封府,位于现在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位于现在河南 洛阳;南京应天府,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位于现在河北大名。 ④元朝三京,即元中都,位于现在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元大都,位于现在北 京;元上都,位于现在内蒙古正兰旗东。 ⑤明朝设两京,即北京和南京。 (2)实行多京制的目的 ①有利于巩固统治,实行多京制能够加强对地区的统治力,特别是中央权力所不 能辐射到的地区,例如元朝在辽阳设上都,并派驻亲信对辽阳地区进行统治,能 够进一步加强辽阳与中央的联系; ②维护统治阶级的威严,当国家出现统治动荡,或者天灾人祸,使得中央政府所 在地区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统治秩序的时候,迁都成为必然选择,实行多京制能够 为这一形势提供更多的选择。

  2.评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士”。 答: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随着整个社会礼崩乐坏,阶级分化异常激烈,作为贵 族低等级的士,同其他贵族一样,也出现了剧烈的分化现象。有的因善于经营 土地,而跻身于贵族的中上层,有的转变了身份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有的没落 为平民甚至沦为奴婢;而大量的则转化为从事各种职业的较为自由的人。因为他 们大体都受过贵族学校的教育,学习六艺,因此当他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士的身份 之后,他们就以自身所学到的德艺,以一种新的身份在这个变动无常的社会中谋 求生存的职业。作为贵族低等级的士阶层在春秋时期已名存实亡。代之而起的 是一种以知识见长的士。如春秋时期的范蠡、老子、孔子等都可以称为士。到战 国时期士已演变为具有某种知识和特长,从事某种脑力劳动的知识群体的代称。 “士”阶层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随着战国士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现象被打破,这样当时社 会的受文化阶层扩大了。“士一方面失去原来的依托,同时国家宗法制度瓦解, 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成为创办私学的先锋。”私学应运而生,中国古代迎来了 一场的思想大解放,诸子的百家争鸣现象使得学术思想界发生重大的变 动,这种发展为全民文化的普及做了良好准备。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进入了一 个空前繁盛的时期。士处于这样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并且它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是多方面的。 (2)社会改革的实践者 士阶层既是社会经济的推动者,也是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在确立封建制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旧势力的阻挠,为了彻底打破奴隶制,巩固地主阶级的权益,各国统治 者相继任用士阶层开展变法运动,采取和实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措施。其中 为的商鞅变法,就是由“士”阶层的商鞅主持完成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 意义重大。

  3.论述汉至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 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 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 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 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 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 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 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 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 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 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 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 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 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 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南朝建立了专 门负责规谏的集——书省。 (4)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 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 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 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并立局面。 (5)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 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 至元朝,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 肃政廉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 定了一整套的监察法规。 (6)明清时期的严密阶段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 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 临察网络。此外明朝还另设锦衣卫、东厂、西厂,虽然属于特务机构,但依然拥 有监察权。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 我国古代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这时期,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已发 展到了历史的峰。

  4.评述科举制度。 答:(1)隋朝的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实行分科 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始建进士科,并以“试策”取士,科举制度 正式诞生。 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但这一制度,开始改变由士族把持朝廷的局面,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的科举制度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科举取士制度,并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唐太宗、武 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考试初由吏 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提高了科举取士的 地位;到武则天时期还增加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期,开始使用高官主持,以 后成为定制。 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仅为唐政府输送了大量人才,而且科举中及其重视诗赋,使得 有唐一代成为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此外科举取士,将 官员选拔的权利完全掌握在了政府手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了门阀士族 势力,加速了门阀士族的衰弱。 (3)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宋朝常举的科目较唐朝大为减少,但进 士科仍然受重视;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 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所有及地的人都成为天 子门生。同时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这时科举也开始实行糊名 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宋朝的科举制度在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由于录取 人数过多,导致后期出现了选官过冗过滥的局面。 (4)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两朝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 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 进学院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 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 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 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明清的科举制度虽然为明朝政府输送了了大量人才,但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 无疑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到清朝时期,科举制已经成 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科举制度在1905年终被废除。 科举制度结束魏晋以来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在实行之初,大量有识之士登 堂入室,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唐宋文学的鼎盛都与科举制度的实行 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到了明清之后,由于考试内容的不断缩小,科举制度愈来愈 显得僵化,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5.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答: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臣,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创办淮军,领导洋务 运动,同时也是重要的外交官,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是晚清时期极 有影响力的人物,被称为“东方俾斯麦”,那么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必须也应该是 的。 (1)中西冲突下的李鸿章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 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尤其是晚清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两种文明交织在 一起,显得矛盾异常尖锐。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 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 的命运。 (2)传统外交崩溃下的李鸿章 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 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 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 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 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 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 制,也就是传统的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 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这样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对李鸿章对外交涉进行评价,就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分的关注。客 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 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 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 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2)局限性 尽管李鸿章的作为体现了个人思想的进步性,但在旧有的体制下,他依然无法摆 脱旧有封建思想的束缚,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充当刽子手,他所主持的洋务运 动旨在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无法摆脱封建衙门式的管理 模式,兴办实业所获得的财富也大多被据为己有,后期所创办的北洋海军也被当 作私人博弈权力的筹码。因而从这面来说,李鸿章的思想依然带有局限性。

  6.简述袁世凯死后中国军阀有哪些新生派系出现? 答: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便都各自去寻找和 培养自己的代理人,进行扩张侵略势力。在列强激烈争夺下,中国出现了各派军 阀割据和互相火并的局面。 (1)直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1917 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 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直系 基本受到英美的支持。

  (2)皖系:袁世凯死后,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以日本帝国主义为后台,其势力大。因此,首先攫取北京 中央政府。控制的主要地区是安徽、山东、浙江、福建、陕西等省。在1920年的 直皖战争中,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此后,皖系军阀一蹶不振, 渐渐没落。 (3)奉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 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 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 等特权。 (4)桂系: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 投向革命,实际上却逐步排斥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阀统治。桂系主要控制广 东、广西、湖南三省。 (5)滇系:早期的滇系军阀以唐继尧为首,曾经以一隅之地对抗势如日中天的 北洋军阀,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赢得了护国战争的胜利,是袁世凯死后中国当 时重要的军阀力量。 (6)晋系:晋系的主要首领是阎锡山,盘踞在山西地区,得到日本的支持。 (7)徐州张勋:袁世凯死后,张勋拥兵盘踞徐州,也是一股重要的割据力量。

  7.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发起“新生活运动”? 答:民国时期发起“新生活运动”的原因有: (1)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 新生活运动是1934年蒋介石所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1934年2月, 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发起新生活运动。1934年7月,新生 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统领全国各地新生活运动工作,蒋介石任总会 长。该运动主要内容:以礼义廉耻精神为中心准则,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着手, 按照清洁、整齐、简单、朴素、迅速的具体标准,达到所谓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 生产化、艺术化的目的。1949年,蒋介石下令停止该运动,成效不大。 (2)配合蒋介石剿共反共防共和消除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因此它并不是一场 单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性的社会改良运动,而是一场统治者发动的借助“礼义 廉耻”的固有道德,以配合蒋介石剿共反共防共和消除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的政治运动。其结果如果用蒋介石当初定下的目标和准则来衡量,新生活运动既 没有能够使“五四”以来日趋没落的儒家文化得以复兴,也没能实现所谓国民食 衣住行方面的生活革命;既没能实现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的理想目标, 也没能恢复“符合礼义廉耻的现代生活”,甚至连基本的整齐清洁也无法普遍 做到,当然更谈不上“挽救危亡,复兴民族”。 然而,这场由蒋介石亲自倡导和发起的运动终归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中根本的是因为这一运动违背了中国人民意愿,完全脱离了当时的国情和人民 的实际需要。

  8.与抗战时期相比,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土改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为了在抗战时期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当中就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地主与农民两个阶级本身 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对立的。但在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此国共两党可以摒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 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各退一步。形成暂时的和谐与平衡状态, 共同抗日。并经阶级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 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生产力得到了保 障,为夺取战争的后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大量青壮年参军入 伍,保卫了胜利果实,壮大了解放军队伍,为支撑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地有生力 量,意义重大。 (3)变化 ①地主阶级不再是团结的对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阶级矛盾已经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抗战时期需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地主阶级 自然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双减双交政策能缓和矛盾,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 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地主阶级是封建残余势力的代表,因而成为斗争的对 象。 ②农民阶级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了重要的依靠力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是 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土地法大纲》旨在实行耕者有其田, 平均分配土地,凸显了农民阶级的重要作用。

  三、翻译,填词(60分)

  1.翻译斜体词以及补充古文(每题2分,共30分) (1)翻译斜体字(共十一题) “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尚書》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詩經·巧言》 “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篇》 “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莊子》 “距躍三百,曲踊三百。”《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予幼奉庭訓,早游文學,年在紈綺,便受《古文尚書》。”劉知幾《史通》

  (2)填空:(共四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論語》

  2.翻译古文(二选一)(30分) (1)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

  君宴, 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 雖 猛何為!”鬥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 其 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 否。 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 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 退。遂自亡也。

  ——選自《左傳·晉靈公不君》

  (2)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匈奴單於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 年而 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複去,於是匈奴得寬,複稍 度 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單于有太子名冒頓。後有所愛閼氏,生少子,而單于欲廢 冒 頓而立少子,乃使冒頓質於月氏。冒頓既質於月氏,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 冒 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頭曼以為壯,令將萬騎。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 其 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行獵鳥獸,有不射鳴鏑所射者, 輒 斬之。已而冒頓以鳴鏑自射其善馬,左右或不敢射者,冒頓立斬不射善馬者。居 頃 之,複以鳴鏑自射其愛妻,左右或頗恐,不敢射,冒頓又複斬之。居頃之,冒頓 出 獵,以鳴鏑射單於善馬,左右皆射之。於是冒頓知其左右皆可用。從其父單于頭 曼 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皆隨鳴鏑而射殺單於頭曼,遂盡誅其後母與弟及大 臣 不聽從者。冒頓自立為單於。

  ——選自《史記·匈奴列傳》

  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整理的“2015年南开大学729中国历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文章,更多2020历史学考研考试题型请访问中公考研网校历史学考研题库频道!

  相关推荐:

  【在职考研】2020考研双师直播课程

  【大学生考研】2020考研双师直播课程

  2020历史学考研复习资料汇总(每日更新)

  2020历史学考研试题/模拟题汇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cjy88860(陈静逸)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