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2. 重视我国中大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1) 区际协调发展与区际公平
(2)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
(3)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
(4)扶贫开发与区际公平
(5)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6)国家重大区域、国家级重点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引领与建设
(7)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管理
二 不可流动性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不可流动性要素主要是指自然资源。
三 可流动性要素
资本.人力资本.科技
四 基础性要素
制度要素. 市场要素. 交通运输要素.
五 区位理论的应用:
1.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3.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六 聚集与分散
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聚集。
第一,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丰裕度是区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一个区域总是出口自己丰裕要素制成的产品,进口自己稀缺要素制成的产品。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产业聚集的基本条件。
第二,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如果经济活动是不可分的,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则必然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第三,城市或市场区位的存在,排除了空间不可能定理中的空间同质的假设,这意味着必然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