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考研311教育学知识点:中国教育史-道德教育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1年08月31日 21:00:40

2022考研大纲解析预约

2022考研人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哦!2022考研人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教育学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2022考研教育学。考研教育学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2022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丨中国教育史知识点”相关2022考研教育学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2022考研人有所帮助,快和中公考研网校一起来看~

道德教育

1. 道德教育内容

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因此,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仁”与“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是人必须接受的外在社会行为规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则,是对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即“仁者,爱人”。

从“仁”出发,强调培养人们“爱人”的情感,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主要有两条路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这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

2. 德育原则

(1) 立志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引导学生立足现在, 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

(2) 克己

主张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1) 力行

力行近乎仁,相对地更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他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的认识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2) 中庸

待人处世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3) 内省

孔子认为不管是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

(4) 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重要的是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别人的忠告和批评,是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修养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