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考研311教育学知识点:中国教育史-教学方法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1年08月31日 21:00:40

2022考研大纲解析预约

2022考研人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哦!2022考研人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教育学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2022考研教育学。考研教育学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2022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丨中国教育史知识点”相关2022考研教育学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2022考研人有所帮助,快和中公考研网校一起来看~

教学方法

(X:2008)

1. 学、思、行并重

学,“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手段。学思结合,孔子强调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他精辟

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初步揭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

由学而思进而行,是孔子探索的学习过程,也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2. 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不论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

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学生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 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 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这一教学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即孔子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