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考研333教育硕士:教育心理学-迁移的主要理论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1年08月31日 15:04:45

2022考研大纲解析预约

2022考研人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哦!2022考研人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教育学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2022考研教育学。考研教育学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2022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硕士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关2022考研教育学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2022考研人有所帮助,快和中公考研网校一起来看~点击查看:333教育硕士各科知识点汇总>>

迁移的主要理论

(L:2019-东北师大)

1. 形式训练说

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各种官能(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能力),迁移是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并且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在官能训练中强调训练的形式,认为记忆的官能通过记忆的训练而得到增强,推理和想象的官能则通过推理和想象增强。

2. 相同元素说

该理论由桑代克、伍德沃斯提出,他们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程度越低。

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元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上的相同,如阅读和作文能产生迁移是因为使用了相同的文字。程序的相同是指习惯、态度、情绪、原则、过程和策略等通用与不同的情境中。

3. 概括化理论(经验泛化说)

贾德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对原理学习地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就越好。并且做了水下打靶实验。

“水下打靶实验”—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 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 A 组被事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 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增加水中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

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4. 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因素。而对关系的发现、理解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顿悟是迁移产生的机制。该理论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经典实验:柯勒的“小鸡啄米实验”。

“小鸡啄米实验”—1918 年柯勒的小鸡啄米实验,实验设计是: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 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 30%。

他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比较其相对关系(把在前一种情景中学会的关系即“食物总是在颜色较深的纸下面”迁移到后一种情景中,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苛勒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详细内容请加教育学考研(311、333)交流群:595389090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