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2考研外国教育史之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1年04月28日 15:41:55

2022考研人已经开始复习,报考教育学的考研人需要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考试,考研教育学栏目(点击查看>)为各位考生提供相关考研备考常识与资料,希望能对各位2022考研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起来看“2022考研外国教育史之英国近代教育制度”吧~

择校择专业

英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在1833年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了不过问的态度,因此,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是由宗教慈善团体和慈善家个人捐助开办慈善学校,免费招收贫苦家庭儿童入学,并供应书籍,有的甚至是提供伙食、衣服和住宿。第一所慈善学校是1860年在伦敦开办的。在慈善学校中,“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海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团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慈善学校成为了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的基础。

为了解决教师贫乏问题,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两人分别在印度和英国伦敦提出的,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实施导生制时,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导生,然后再有他们把刚学到的内容教给其他学生。由于导生制具有节省师资、节省费用和扩大规模的优点,因此在当时英国受到了欢迎。这种教学制度后来流传到欧美其它国家,但是,随着师范学校制度的星期和发展,导生制也就逐渐趋于衰落。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场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也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星期日学校最初仅教阅读《圣经》,以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由于星期日学校利用休息日把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 学生。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其中规定:国家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本地区教育等。这是近代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促进了英国初等学校的发展。

公学和文法学校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工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文法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一样,修业年限为5年。文法学校比较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17--18世纪,近代课程还没有引起文法学校和公学的重视,因而遭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19世纪以后,改革文法学校和公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改进中等教育并推动中等学校趋于现代化,英国议会分别于1861年和1864年任命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和“中等学校调查委员会”。

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但当时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仍然恪守古典教育的传统。在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1829年,国教派成立了国王学院,也开设了许多新课程。1836年,两所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世纪下半期,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英国许多城市等出现了新的大学。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开展,使得英国出现了大学推广运动。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9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干预很少,国民教育的权利主要集中在教会手中。19世纪晚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要求国家干预教育。1807年,议员怀特布雷特提出了由政府在每个教区设立国家管理的学校的《教区学校议案》。议案虽未通过,但引起社会重视。1816年,英国国会成立调查伦敦贫困儿童教育情况的特别委员会。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2万英镑资助发展初等教育。尽管款项主要由宗教团体负责,但开了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以后,英国又成立了专门负责教育拨款分配和实用的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后又改组为教育局,至此形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新特点。

2.教育思想:

培根--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而出名的重要哲学家,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在《新工具》一书中以“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作了高度概括,把“崇尚自然”这一人文主义精神更具体化为崇尚自然科学。他针对演绎法的不足,创立了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归纳法,此外,他还起草过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纲,几乎包括所有科学知识,却惟独没有宗教知识。培根在当时学术界旧权威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惊人的勇气高瞻远瞩地倡导科学教育,勇敢的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动摇了经院哲学在学术界、教育界的统治地位,开创了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新时代,为近代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

洛克--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还有《工作学校计划》《理解能力指导散论》《人类理解论》等。他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这一“白板论”表明了他主张经验主义认识论,但他又认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一个来源。”并且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使人了解复杂观念的概念,这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论,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主要的思想基础。在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上,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教育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幸福,他更注重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幸福、事业、前途的影响,显示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他认为教育发挥作用的正面场所并不在学校,而在家庭,因此,他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他认为,一旦绅士受到了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很快就会都上正轨了。主张把他们培养成身体健康、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这是他绅士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漫话》中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以论述,此外,还论述了德育和智育。在德育上,他强调德行高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的有用的广泛的知识。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英国以及西欧教育的规范化做出了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民主性。

斯宾塞--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人物之一,对英国教育的内容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代表作是《教育论》(1862年)。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在详细论证五种活动与科学的关系后,得出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的结论。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说,他提出学校应开设五类课程:生理学和解剖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文学、艺术等。斯宾塞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的一次变革,冲破了古典教育传统的束缚,极大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赫胥黎--19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科学与教育》这一论文集中。首先他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认为当时学校提供的教育“实在是近于完全没有教育”。其次他倡导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从工业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出发,阐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对忽视人文学科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认为只有受过两方面教育才能算是受过自由教育。他的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lyr87722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