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9710-111
资讯中心
搜索

2023考研心理学习题:归因

来源:中公考研网校 更新时间:2022年01月19日 17:34:37

中公考研网校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心理学习题:归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快来练习吧~

1. 归因的定义 ★★★★★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这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

2. 归因的原则 ★★★

归因原则:前两种是海德提出,第三种是由凯利提出。

(1)共变原则:当某一特定原因在很多不同的情况下总是与某一特定的结果相联系,一旦这个原因不存在,结果就不出现了,大家就倾向于将结果归于那个特定原因;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闹别扭归因于考试而非人格。

(2)排除原则: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就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倾向于排除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原因。

(3)折扣原则:凯利认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3. 归因的理论 ★★★★★

(1)海德(F. Heider)的归因理论 ★★★★★

1958年,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原因。人们天生倾向于寻找行为的因果性解释。人们进行归因的两种动机:对周围环境一致性理解的需要;对周围环境控制的需要。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行为者的能力、动机和努力程度等,外在因素包括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同时,他提出人在归因时遵循共变和排除原则。

(2)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的对应推断理论 ★★★★

受到海德归因理论的影响,琼斯和戴维斯等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所谓对应推断,是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比如,看到某人好承诺却经常违背诺言,如果我们断定这是由他不诚实的品性所导致的,我们所做的归因就是对应推论。当然,推论恰当与否决定于事实上行为者的内在属性与其行为相互一致的程度。

琼斯和戴维斯等认为,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种重要的稳定特点(倾向性)相应。一般都假定,对他人倾向性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个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再进行由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行为结果的严重性

如果行为结果严重,对其原因的推断就比较困难。例如,张三打了李四一拳头,结果,李四的面容被毁,其婚姻也随之解体了。这时,就很难对原因做出推断。这时候,人们可能的猜测会很多:张三为什么打人?禀性暴躁?仅仅是一时冲动?为了专门毁掉他人面容?为了毁掉他人婚姻?双方厮打中为了自卫?这就难定论了。

②社会赞许性

某种行为越被社会所赞许,越难对其原因进行推断。因为,人们认为,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相反,社会赞许性小的行为、越轨行为,越能对人做出本质归因。例如,人们不太倾向于将一个见了人打招呼的人看成极其有教养的人,但人们非常倾向于将一个在葬礼上还讲笑话的人看成社会性成熟欠缺的人。

③非共同性效应

非共同性亦即独特性,它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例如,几个男大学生都走进一家书店,其中多数人走到书架前,翻看图书;但其中一人却停在漂亮的女店员那里,攀谈起来。这样就可以推断,多数同学去书店这种共同行为,说明他们是为购书而来,但是那个不去寻找图书却与女店员攀谈的同学,并非为书而来,而更可能是为感情而来。

④选择自由性

如果观察到某种行为是行为者自由选择的结果,通过这种行为和未采取的行为的比较,人们就会假定该行为能够反映行为者的意图,据此就可以推论其品性。比如,出狱者因心情郁闷又杀了一个人。

(3)韦纳(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

1972年,韦纳在海德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mhf80817 】

共1页 当前第1页
考研暑期圆梦礼包
历年试题
考试大纲
备考计划
0元好课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
手机号快捷登录1
账号密码登录
本周热门直播

更多直播